改写后的版本:
作者:武陟东旭
声明:兵说原创首发,已开通全网维权,抄袭搬运必究
“副连长,我觉得那位老和尚有点可疑。”
“哦?怎么个可疑法,说说看。”
“他看到我们队伍时,表情明显不自然。”
“哪里不自然了?”
“他一直盯着我们抓的那些土匪看,眼神很不对劲。”
展开剩余87%“人家可能就是好奇,看看热闹而已,这很常见,没什么好奇怪的。”
“可是,之前我去过那座大庙好几次,怎么就没见过这个和尚呢?”
“哈哈,小游啊,真是‘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看’啊!我去开会几天,你就能发现问题,真是了不起!”
这段对话发生在1950年5月中旬,地点是贵州石阡。
解放初期,贵州的匪患十分严重,剿匪部队的口号是:“土匪不灭,誓不收兵!”
汇报这一发现的是一班副班长小游,而听汇报的正是16军47师141团2连的副连长南书山。
尽管贵州在1949年11月已被解放,但解放后的半年里,土匪的活动依旧猖獗,尤其是那些顽固的匪徒,越发危险,甚至已经没有什么退路。与过去相比,这些土匪不仅更为狡猾,手段也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。
他们常常伪装成普通百姓,混迹在村落中,扮成砍柴人、卖艺的,甚至乞讨者,利用这些身份刺探解放军的动向,监视我军的行军路线。
有些土匪甚至从不知何处搞来解放军的军装,冒充我们的人,四处流窜,征收钱粮,抢劫我们工作队的物资。
最令人震惊的是,他们甚至公然袭击我方的政府机关和部队。
仅在1950年4月,土匪就制造了6起流血事件,导致22名解放军干部和战士牺牲。
这一切,给新政的实施,特别是土改带来了极大的难度。
剿匪部队也根据形势灵活调整策略,组建了便衣队伍,他们打扮成土豪、商人,甚至是普通百姓,故意在集市上招摇过市,吸引土匪的注意,诱使他们出手抢劫,从而暴露他们的真面目。
在1950年5月中旬的一天下午,几十名武装人员出现在石阡县草山附近的崎岖小路上。
他们整齐的步伐、坚毅的表情、娴熟的战术动作,丝毫不像是土匪。
这支队伍是驻扎在石阡县草山一带的16军47师141团2连1排的官兵,由副连长南书山带领。
他们刚从鱼嘴梁子的一场战斗中,抓获了7名土匪,正在沿着山路赶往下山的路上。
在半山腰,他们遇到了一位身穿灰布长衫、背着大布袋的高大和尚。
和尚的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,手中拿着檀木做的禅杖,步伐匆匆地沿着小径往山上走。
双方相遇时,和尚见到南书山一行押着土匪下来,便礼貌地站到一旁,躬身让路,同时口中低声念着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
南书山注意到了这位和尚,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。毕竟,附近的梁子山就有一座大庙,庙里有不少和尚。而他们的任务紧迫,需要尽快赶到赵家坨,距离目的地还有十几里路,他们必须在当天晚上将抓获的土匪押解到连部驻地,以便第二天一早交给营部。
然而,就在他们走过约100米后,走在前面的副班长小游突然折返回来,悄声对南书山说道:“副连长,我从来没见过这个和尚。”
听到这里,南书山的警觉性立即提升,意识到可能有问题。
他急忙转身追上和尚,问道:“师傅,您是哪个庙里的?”
和尚略微犹豫了一下,答道:“贫僧是梁子那边大庙的。”
南书山眉头一挑,接着追问:“我经常去那个庙,怎么从没见过你呢?”
和尚答道:“哦……贫僧常常在庙里坐禅,外面的事我都不太管,少有外出。”
南书山继续追问:“既然如此,您今天怎么到山下来了?”
和尚轻声答道:“最近外面战争不断,年轻人都不敢出门,我只好自己一个人下山化缘。”
南书山看着和尚,心生疑虑,突然说道:“师傅,我肚子饿了,能不能给我一点你化缘得来的食物?”
和尚听后神色微变,迅速改口道:“今天运气不好,没化到多少,徒弟们也饿肚子,恐怕不能给你了。”
南书山嘴角微微勾起,讽刺道:“出家人应该慈悲为怀,怎么连点施舍都不肯施予?”
和尚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耐,声音低沉地说:“施主若是没有什么事,那贫僧就先告辞了。阿弥陀佛,善哉善哉。”
南书山脸色一沉,双手一伸,拦住了和尚的去路:“师傅,我是真的饿了,今天你化缘的东西我一定得尝尝。”
一瞬间,和尚眼中闪过一抹凶光,忽然加速向前冲去。
就在这时,小游飞身扑过去,迅速夺下了和尚的包裹。
和尚见状,脸色剧变,随即挥动手中的禅杖,同时轻轻按下了某个机关。
突然,两把锋利的飞刀从包裹中射出,直指小游和其他战士。
幸好,小游反应迅速,挥枪一挡,飞刀应声落地。
紧接着,南书山和小游同时扑上前去,将和尚的双臂死死扭住,压倒在地。
其他战士迅速围上,将和尚的双手绑住。
南书山打开了和尚沉重的布袋,看到里面没有任何食物,反而是十几把崭新的勃朗宁手枪和大量的子弹。
他冷笑一声,看着和尚:“这些能吃吗?你还有什么话说?”
听到这话,和尚的脸色瞬间变得死灰,整个人瘫软在地,冷汗如豆大地从额头滚落,声音颤抖:“我说,我全说……”
原来,这位“和尚”名叫石行云,真是和尚,但他不过是伪装的,几乎不曾在庙里待过。他的真实身份是“石阡民众救国大队”的副大队长。
南书山问:“那你上司大队长康世初在哪儿?”
石行云低声答道:“我……我不清楚。”
南书山没有再追问,指挥队员押解石行云向梁子下走去。
途中,他们经过了王家村,村里的百姓三三两两地往村外跑,一边跑一边喊:“不得了,解放军在抢东西!”
南书山心中一紧,立刻上前打听。
原来,村里进来了一伙“解放军”,正在强行征收粮食和保护费,甚至不给就抢。
南书山一听,怒火中烧,但同时也心生疑虑,不知道这支“解放军部队”是从何而来。
话音未落,那些“解放军”正好从村中出来,南书山随即命令战士们做好准备,端起枪,列阵在路上。
这群“解放军”见到他们时才注意到,气氛一时间紧张起来。
领头的一个秃顶干部带
发布于:天津市天金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